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滇金丝猴保护遭遇旅游开发难题
雷成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53岁的龙勇诚指着投影屏幕上的母子两只滇金丝猴,急促的语气柔和下来,“你们看,毛色黑白分明,身体轻灵。它们是长得最像人的物种,特别是——它们的性感红唇是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
  11月1日,滇金丝猴保护协会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滇金丝猴保护项目的负责人龙勇诚发现,尽管濒临灭绝的滇金丝猴种群已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可当地社会经济仍然停滞不前。

  濒危:世上仅存2000余只
  与滇金丝猴一起世居在迪庆高原上的,还有藏族、傈僳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至今这里仍保留着刀耕火种、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
  1977年,滇金丝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动物,受重视程度不亚于大熊猫。之后,芒康、白马雪山、云龙等自然保护区相继建立。人们发现,在2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目前仅剩下13个种群、2000余只滇金丝猴。
  过去40年间,高山牧场的面积扩张了204%,而适宜滇金丝猴的生境面积下降了31%,86%以上的猴群遭到牧场、村庄、公路的阻断,平均的生境面积由15.6平方公里下降到5.4平方公里。专家说,猴群的活动范围大约在13平方公里左右,而据考证,活动范围在小于10平方公里的孤岛状森林中的小群体极易灭绝。

  难题:滇金丝猴保护vs生态旅游开发
  迪庆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当地管理局统计,住在保护区内外“靠山吃山”的居民有8万多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待森林资源就如同自家后院一样予取予求。现在树不能砍、兽不能打,这几万社区居民的生计问题,是摆在保护者面前的第一道关。
  “光是我们把滇金丝猴当成宝贝没有用。”一位管理区官员说,“它们的邻居才是掌握它们生杀大权的人。”
  去年,TNC和保护区管理局为维西县响古箐和格花箐的3个村75户人家安装了水泥瓦房头板,一劳永逸地取代了4年就得更新的木制房头板。
  能源替代项目的受益面更广。保护区成立以前,每家每户门口的柴火堆成了山,现在却只允许取用风倒木。作为补偿,林区通了水、电,6000多户人家用上了沼气、太阳能或节能火塘。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为村民提供了养蜂、饲料加工和兽医等技能培训。从北到南的狩猎好手都被“拉拢”过来,当上了护林员,配备了GPS定位系统和对讲机,上山巡护。
  由于植被恢复、偷猎现象基本杜绝,如今维西县萨马阁森林里的滇金丝猴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00余只发展到500多只。这片占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的森林中,集中了世界上1/4的滇金丝猴。
  但是,社区群众生活依然困窘。数据表明,2004年,保护区内和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只相当于全迪庆州农民人均年收入的56%。
  与此同时,慕名前来想一睹滇金丝猴真颜的游客逐年增加。管理局一边“狠狠心”拒绝游客上山的申请,一边对“生态旅游”的概念怦然心动。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维西分局局长刘四康说,管理局已经委托西南林学院对维西响古箐的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规划。但因为还没有通过审批,他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专家:抢救性保护应该放在首位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任宝平已经在山上住了3年多。他说,滇金丝猴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4时需要午休,如果游客要赏猴,只能由护林员驱赶下来。体力消耗大,它们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而食物源却仍然有限。更糟糕的是,长期如此,猴群可能会失去对人的警惕,一旦遭遇猎杀就难以自保。
  “我们理解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急切心理,也不反对发展生态旅游,只是希望缓一缓。”龙勇诚说,“我们正加紧科研,拿出确凿证据,建议政府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抢救性保护应该是第一位。”龙勇诚说,“在我们充分了解滇金丝猴的行为生态之前,旅游开发应该慎之又慎。”